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动态

工艺知识news

城市雕塑要趣味和亲民

发布时间:2021-03-19 10:03:00

雕塑是一种立体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城市雕塑则是其中最为亲民的代表之一,每当市民与街头那些形态各异的作品接触时, 艺术家的想法就与他们产生了共鸣。——武汉湖艺雕塑

  很多到过瑞士日内瓦联合国广场的人,一定会对广场上的那把超级巨大的椅子印象深刻,因为它不但大,还少了一条腿,游人在那里一定会举起相机与它合影。众所周知,联合国是在这里诞生的,来到这里脑海里一定会浮想起“和平”、“庄严”这样的字眼,而这件作品也与之息息相关。这是瑞士艺术家丹尼尔·伯赛特的大型雕塑作品,是1997年国际残联为了呼吁人们关注战争中地雷对无辜百姓造成的伤害而建立的纪念性雕塑。大椅子虽然“跛”着一条腿,但却已然巍然挺立,当这顽强而坚韧的巨大身影出现在眼前时,你不得不被它所透出的正能量所震撼。虽然目前联合国总部已搬离至纽约,但这里仍是国际红十字会、世界知识产权协会等机构的驻扎地,每每看到这个跛脚椅,就会想起这个广场深刻的历史含义。

  更值得感动的是,这样一件充满历史沉重感的作品,却没有给人这样的沉痛感,它的外观造型就是一把最常见的四角木椅,简单易懂的意象让人心生敬意;当我们明白了它的由来之后,也就更能对其中的人文关怀感到一阵暖意。艺术的亲民性正应该是如此。

  不同于架上艺术,一旦雕塑作品被摆上街头,它们就成了“不得不看”的对象,怎样吸引路人的眼光就成了关键。除了亲民,作品自身的趣味性也不可或缺。

  人从婴幼儿时起,就有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感知,最初的感知只是单纯对造型新奇、色彩丰富的物体产生兴趣;到了成年,有了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后,人的审美中也始终有着对趣味性的追求。城市的雕塑就是要捉住这一点,才能在路人经过它们的时候牢牢抓住人们的视线,“强迫”人们去欣赏它们、感知它们。

  很多外国人都知道莫斯科有个彼得大帝雕像,他骑在马上,威武雄壮;然而对于俄罗斯人来说,位于圣彼得堡的另一座彼得大帝像才是他们心中的第一。乍一看,你会觉得这件作品实在比不上莫斯科的帅气豪迈,可谁知道这不就是它最大的亮点呢?看看这位彼得大帝,他长手长脚,身体巨大,却有着一颗不成比例的小脑袋;他端坐在一把并不华丽的椅子上,本该是严肃的姿势却因整体的比 例而显得有些诙谐。

  走近看就会发现,这位青铜材质的彼得大帝“油光锃亮”的,为什么呢?原来这座雕像一反雕塑不能触摸的规矩,可以让人与他 亲密接触。于是,这位备受爱戴的英明君主就被爱慕者们随意攀爬,亲切抚摸,好像大家这么做就能沾到点福气似的,十分有趣。我想,作者之所以没有将彼得大帝塑造得威武高大,而是这样有点幽默的形象,也正是希望凭借着这样充满趣味的造型能更让人记住这件作品,记住彼得大帝对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伟大贡献吧。毕竟,比起空洞的高高在上的历史伟人,这样近在咫尺、坐着能和老百姓“平起平坐”,甚至可以让孩子爬到他肩上的彼得,更值得人们去尊敬。

  一件雕塑作品的好坏从来就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根据不同的场地、不同的目的,创作者需要带着更多方面的思考。城市雕塑要有内涵,同时也更需要善于“说话”。

  雕塑要会“说话”,就是要让人看得懂。秦始皇的兵马俑能位列“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与作品数量庞大有关,更与它每一件泥塑的栩栩如生有关。它们不但各有各的样貌,各有各的神态和动作,更是带着千年前的古代灵魂透视着时代的变换。然而它们只能呆在那巨大坑洞中,才能展示出它们真正的价值,并不适合被复制出来,放在灯光璀璨的大堂里成为艺术品。

  同样地,无论是怎样雕塑作品,要产生合适的趣味性,要产生真正的亲民,离不开对场地的正确诠释。

  甚至有时候,城市雕塑也可以是装置作品,比如带有便民的功能性就能更好地体现出城市的人文关怀。广场旁、树荫下,一些可供游人休息的椅子也是雕塑品:你见过大理石的数字板凳吗?由阿拉伯数字的1—9形状的石凳围着大理石圆桌,让人坐着就不想起身 。这样小小的创意改造,顿时就让城市最普通的街景变了样,艺术气息油然而生。